花卉网 — 您身边的花草养护与盆景制作专家!关注花草乐让生活,温暖如花!

家庭小型无土栽培无土栽培!“95后”新农人把大

时间:2024-09-21 14:03编辑:admin来源:未知当前位置:主页 > 栽培知识 >

  阳春三月,正是播种的好时节。在昌乐县营丘镇,当一些姜农在大田里耕耘时,黎家村的“95后”新农人张珂却和工人们钻进大棚,守着田埂上一个个装着木粉、松塔等基质的黑色塑料袋,做起了施肥、浇水等准备工作。“我们的大姜采用无土栽培,在本地算是超前的,虽然前期投入大,但质量好,能卖高价。”张珂告诉记者。

  张珂毕业于青岛农业大学,2019年,在父母的鼓励下,回到家乡当起了“新农人”。他流转了600多亩土地,建设了姜公生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院校合作,研发培育优质姜苗,采用无土栽培方式种大姜。

  据张珂介绍,无土栽培的基质能多年使用,与地面脱离接触,从根本上杜绝土传病害,实现化肥、农药的减量化甚至零使用。每袋种植两棵姜苗,如果有一棵或一袋出现问题,不会像大田种植那样影响一大片,将危害降到最低。园区各种设施配套高度智能化、数字化,一个工人能管理10个大棚。

  好姜卖出好价钱。记者采访时,恰好姜公生姜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正在出售姜种,每斤12元,而市面上的大田姜是每斤7元。“每年秋季大姜上市后,我们都将成品姜和姜种分别储存到恒温库里,第二年春天再卖,今年成品姜卖到了每斤10元左右,主要销往上海等大城市。”张珂说。

  在大力发展生姜产业的同时,张珂还注重以文化振兴促进产业振兴,助力生姜产业再升级。借助姜太公始封之地这一历史文化光环,注册了“太公姜”商标,引进了姜酒、姜糖等生产线,大大提高了昌乐大姜的知名度和附加值。

  记者眼前的张珂,手上长出了老茧,脚下沾着尘土,全然没有年轻人的时尚和光鲜,但说起大姜产业来,他讲得头头是道、激情迸发,“乡村振兴给我们年轻人回乡创业提供了好机遇,我有信心把大姜产业持续做大做强!”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诚邀合作伙伴。

  为了培养少先队员崇尚科学、热爱劳动的精神,近日,安丘市兴安街道王十里小学的少先队员们来到校外劳动实践基地——山东沃华智慧农业科技园...[详细]

  潍坊市奎文区梨园街道梨园社区开展“樱花栽种 爱树认养”植树节活动[详细]

  “慧”种地 提“智”效 潍柴雷沃智慧农业为乡村振兴插上“智慧翅膀”[详细]

  寿光积极探索村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新模式 农村老人实现家门口养老

  今年,寿光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在率先实现村级幸福食堂全域覆盖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村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新模式,建成并启用颐馨...[详细]

  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齐鲁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我来说两句

本月排行

广告位

花卉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