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绣球就要盛开了,到时候街坊们都可以来这里合影留念,分享美好生活。”在佛祖岭D社区共享花圃里,老员舒邦威正在给他亲手种下的花草松土浇水。
像这样的共享花圃在小区内共有7处,多位于居民楼前。此刻,花圃内三角梅正在盛放,栀子花与绣球还在含苞待放。“这里春夏秋冬都有美景,在大家的努力下原先建筑垃圾填埋的黄土变成了生机盎然的绿地。”舒邦威说。
佛祖岭D社区为还建小区,小区公共绿地绿植很难养护,一下雨就变成黄泥一片。
2016年舒邦威退休后决定带头改变这一状况,他一有空便修整土地,逐渐将家门口的花圃打理得有模有样。怎样给花草浇水更合理?花枝长了该如何修剪?肥料放多少合适?这些舒邦威都如数家珍。
“养花如同育人,首先要了解花性,花也和人一样,不同的花有不同的特点,不能搞一刀切,更不能违背它们的生长规律,比如三角梅就不需要多浇水,沙质土壤、阳光充足就是它最喜欢的环境。”舒邦威笑道。
为了更好地养护小区内绿植,舒邦威周日还会带着社区内的10个孩子一起劳作,为他们讲解花草的养护知识。他退休前是小学语文老师,常给孩子们讲解老舍《养花》一文所包含的道理“人不劳动,连棵花都养不活”,培养孩子们的社区参与意识和志愿服务能力。
“有了共享花圃,既规范了社区秩序,又美化了社区环境,我们也有了休闲娱乐的空间,大家都很开心。”社区居民李女士表示。
社区黄金介绍,在居民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共享花圃”逐步辐射到小区其他地方,像舒邦威这样的志愿者,把种好的花移栽给邻近楼栋,已达五十余株。后期,“共享花圃”还将推广到更多楼栋,把居民楼前的绿地打造成一个个小花园。
谈及越来越美丽的社区环境,舒邦威说:“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作为一个光谷花农,我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