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国当代散文作家,你第一个会想到谁?相必多数人的心中,都会想起朱自清的名字。从《匆匆》到《荷塘月色》,在朱自清的散文中,我们总能感受到雅俗共赏的气息,感受到汉语文化的魅力。
朱自清笔下的那篇《背影》,曾经感动过无数人。这篇文章描写的是作者离开南京,前往北京大学的时候,父亲送他到浦口火车站,并给他买橘子,亲自照料他上车的情形,因为朱自清形象生动的描写,使我们在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都会被其中饱含的父子情所打动,动情时甚至潸然泪下。
多数人,也就理所当然地认为,朱自清跟自己的父亲关系非常和睦,但事实却与之刚好相反,朱自清与自己父亲不睦已久。
早年间,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是扬州的一个小官员,从小,父亲对朱自清的管教就十分严苛。每天放学后,父亲总要过目他的作文,如果看到的是先生给予的好评,那父亲就会很高兴,但如果看到先生给予的评价并不好,或者语句被删改太多,那父亲就会对他大声呵责,甚至一把火把他的作业给烧掉。
虽然老朱确实是很爱儿子,但他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并不懂得尊重孩子,也不知民主为何物,早在朱自清14岁的时候,父亲就给他定了亲,等到中学毕业之后,他就遵从父母之命成了婚。
不过这时候,老朱家的家底大不如前。早在1917年的时候,朱鸿钧还是徐州榷运局长,他当时看上了一个女人,想要把她迎娶入门,结果消息被老家里的潘姨太太知道了,这位潘姨太太赶忙跑到徐州,将事情闹得人尽皆知,朱鸿钧也声名狼藉,无奈只能将那个女人送走,但这件事情影响很大,上级领导便将朱鸿钧的职务革去了。
这件事情被朱自清外祖母知道后,气得因病去世,自此,朱自清便对父亲的作为有不满情绪。
老朱丢掉工作后,家中没有了收支来源,他的脾气也越来越差,朱自清的发妻武钟谦爱笑,老朱便经常因为这个事情找茬,当时朱自清还在北大读书。等到1920年,朱自清毕业了,回到家中,看到了家里的情况,他理所当然地扛起了自己的责任。
他去应聘了教务主任,每天给孩子们上课,以这样的方式来赚钱养家,但没干几个月,他就辞职了,原因是,老朱跟朱自清学校的校长是好友,两人说好了,朱自清工作所得的工资都给朱鸿钧,朱自清对此感到很生气,难以接受,认为父亲太自私,不为自己考虑。
但在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老朱心中,父亲拿儿子的钱,是理所应当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的矛盾越来越大。后来,两人更是跟仇人一样,整日“厮杀”,忍无可忍的朱自清,选择从家中搬出来,独自打拼。
1921年,朱自清在杭州定居,父亲表示自己要与这个儿子断绝关系,1922年,朱自清回家探望,老朱甚至不让他进家门。究其原因,就是二人的三观相差太大。
母爱与父爱都是无私的,我们身为子女,对他们不妨多些理解,多些宽容,当他们犯错时,多一些解释,不要轻易就说出让彼此伤心的话,若真到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那天,真就后悔莫及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重磅!天津一片区发布征收通告!9个区拆迁地图更新!一大批拆二代即将诞生!
假如战斗打响!中国055大驱只有200多发导弹,弹药耗尽还没结束战斗,该怎么办?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