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安置房是拆迁户在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下进行拆迁后的一种安置方式。然而,购买安置房也存在一些风险和注意事项,购房者在购买前需要了解清楚。
购买安置房时,有可能房子还没有进行交付,导致购房者买房后可能出现价格下跌的情况。由于从订立安置协议到房屋交付的时间间隔较长,价格可能会有较大变化。特别是如果房价不断上涨,到交房时的价格可能会相差较大,这可能导致拆迁户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损失,从而拒绝交房或要求涨价,最终引发矛盾和诉讼。
安置房属于因重大市政工程动迁而建造的配套商品房或配购的中低价商品房,虽然属于个人所有,但在一定期限内不能上市交易。这意味着购买安置房后,一段时间内无法进行转卖,需要购房者提前做好规划。
许多安置房存在房屋共有人的情况,如果购房者在购买安置房时未经房屋共有人同意,卖方可能会找合同漏洞逃避法律责任,或者设置障碍阻碍合同的履行。此外,如果拆迁户主张合同无效,违背诚实信用原则,也会给安置房买卖带来风险。
除了以上风险,购买安置房还可能面临房屋被债权人查封、拆迁补偿金分配纠纷、房屋质量问题等风险。尤其是在城市扩展过程中,新建成的拆迁安置房也有可能面临再次拆迁的风险,而拆迁部门支付的补偿金往往高于拆迁安置房的交易价格,可能引发买卖双方的纠纷。
购买安置房存在一定的风险,购房者在购买前应该充分了解相关政策和注意事项,确保自身利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