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土栽培技术简介当未来之城遇上智慧农业:雄

未知2025-02-13 21:05

  在中国的农业科技发展浪潮中,雄安新区的智慧农业科技园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标杆。近日,记者走访了位于河北省容城县晾马台镇的雄安智慧农业科技园,这里不仅有创新的种植技术,还有智能机器人助力的未来农业场景。

  步入这一现代化的数字化玻璃温室,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带着诱人果实的番茄藤蔓。赤红和琥珀色的果实宛如糖葫芦般美丽,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番茄却并不在土壤中生长。“我们采用的是标准化无土栽培技术,使用椰子壳碎糠替代了土壤,透气性更好,水肥吸收效果也更佳。”河北雄安容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立民骄傲地介绍。

  在这种高科技的无土栽培模式下,番茄得以充足的营养成长,口感也随之升级。记者亲自品尝了一颗由椰子壳培育而成的番茄,汁水四溢,口感的酸甜让人难以忘怀,这样的美味,正是科技与自然结合的结果。张立民还表示,除了无土栽培技术,温室内部的环境控制系统也是提升番茄生长的重要因素。当室内温度下降到一定水平时,温室顶部的幕布会自动展开以吸收阳光,而当植株需要水分时,系统会自动进行灌溉,甚至在通风和CO2供应上同样智能化。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园内的智能巡检机器人更是将农业生产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这款在首届雄安未来之城场景汇植物工厂应用大赛中荣获三等奖的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够准确识别出不同成熟度果实的数量和大小,并实时上传数据至云平台。这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也为园区的智能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撑,科技的力量尽显无遗。

  在物联网基础设施的加持下,智慧农业科技园实现了自动化的施肥、调温和浇水。工作人员在电脑前稍加操作,即可轻松掌控各个温室的生产情况。郭轩,一名园区技术员,向记者介绍:“在这里,我们一年四季都可收获。番茄的采摘期甚至可以延长到七个月,亩产是传统种植模式的六至八倍。”

  这种高标准的智慧农业模式带来了品质与产量双丰收。张立民表示,园区的番茄在北京、天津等地的大型商超中,单颗售价已超过一元,且供不应求。伴随着有效的种植技术与自动化管理系统,预计整个园区建设完成后,将年产优质番茄近万吨,总建筑面积达到69万平方米,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预计实现年产值近2亿元。

  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农业,这是一个时代的变迁,也是科技赋能的生动体现。在这样的未来农业当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是种植模式的转换,还是管理流程的智能化,雄安智慧农业科技园都为全国的绿色农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与应用示范。

  然而,在高科技农业蓬勃发展的背后,也需要我们深思如何平衡科技与自然的关系。面对未来的农业发展,如何用好技术,提高产量和质量,保障食物安全,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们期望未来有更多的创新与技术投入到绿色农业中,同时也期望普通消费者能够支持本地的绿色食品,推动科技、生态与经济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雄安智慧农业科技园所展现的未来之城与智慧农业的完美结合,不仅令我们看到了农业发展的新机遇,更引发了我们对农业未来的深思。在这场科技与自然的交汇中,你是否也想尝试种植鲜美无土培育的番茄呢?或许,你也可以通过智能农业设备,像简单AI这样的工具,开启属于你的智慧农业之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