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树盆景福建漳浦:小盆景长成大产业

未知2024-10-29 22:47

  阳春三月,正是漳浦县“沙西榕树盆景”绽绿的时节,在沙西镇的“十里榕树走廊”,大的、小的,瘦高的、矮胖的,数不清的榕树,株株长得可爱,染绿了道路两旁。“树农”、“树商”们更是抓住商机,把惹人喜欢的榕树盆景发往全国各地,前不久,还有10多货柜的榕树盆景“登”上了广州“广交会”。据了解,从今年春节开始,“沙西榕树盆景”市场就十分活跃,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目前,漳浦县种植榕树面积13000多亩,年创产值1.5亿元,年出口创汇近200万美元,产品销往世界20多个和地区以及全国各大中城市,初步形成了“小盆景、大产业”的发展格局,而闻名海内外的就不得不提及沙西榕树盆景了。

  如今,一进入沙西镇的高山村时,路旁的榕树成片成片地映入眼帘,让人仿佛置身于榕树海洋中———房前屋后,甚至屋顶密密麻麻的都是榕树,有的苍劲古朴,老干虬枝;有的枝叶扶疏,横条斜影;有的悬根露爪,野趣横生……造型或苍劲雄浑,或潇洒轻盈。这就是闻名的“十里榕树花卉走廊”,2000年6月,沙西镇被授予“中国榕树盆景之乡”称号。

  榕树盆景业如今已成为沙西镇的一大支柱产业。沙西镇委陈玉宝在接受采访时说,沙西镇榕树栽培面积占全镇可耕面积三分之一,近6600亩,从业人员上万人,有上千户种植大户,经营较好的种植户年收入可达数十万元,被社会人士称为“树王”,有6个行政村几乎户户从事盆景培育和造型加工,年创产值近6000万元。去年全镇人均纯收入增加了305元,其中110元是榕树盆景的功劳。

  取得今天的成绩并非轻而易举。陈玉宝说,为了提高榕树盆景的档次和质量,镇委、政府定期聘请专家开办培训班,利用农函大、技术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将先进的栽培技术、雕刻艺术、生产标准、企业管理方法等传授给养榕户,提高养榕户的整体素质,并引导花农实施计划生产,建立企业经营理念,同时在产品的深加工上狠下工夫,适时开发有竞争力的新、优品种。为了提高知名度,镇里在网上开辟了“沙西榕树”专栏,在中国特产网上及时发布沙西榕树盆景的信息。还聘请了、省、市、县技术专家进行论证,并于去年5月份被认定为福建省名牌产品,11月通过了质检总局原产地保护注册标记专家组评审,为加强市场营销,拓宽发展空间创造了有利条件。6年前,李荣良扔掉县外经局的“铁饭碗”,下海创办榕树栽培基地。他告诉笔者,当时,县委、县政府将花卉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来抓,一系列地租优惠、资金扶持、让利花农、部门服务等政策措施,为花卉产业的大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6年来,他的企业呈滚动式发展。第一年的榕树种植栽培面积仅有25亩,随后便是40多亩、90多亩、200多亩,如今已经形成了400多亩的基地;销售对象也由最初的当地小摊小贩到花卉市场,2001年始便与出口经销商接触,去年产品全部销往海外;资产也由十几万发展到目前的四五百万元。

  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已成为漳浦花卉企业的目标,李荣良是其中的缩影。创业初期,李荣良的盆景中心的员工只有寥寥几个,如今每天在中心忙碌的就有上百人。花卉行业的发展,充分有效地利用了剩余劳动力,吸引了外资,也吸引了不少的外省打工人员,形成了良性循环。

  榕树产业是漳浦县花卉产业的代表,而花卉业已成为漳浦县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产业之一,是当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新的着力点。而且花卉业初步形成规模经营后,大大地带动了花盆、塑料、雕刻、商业、餐饮、交通、旅游等行业的兴起,加快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