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花的乐趣老舍原文他与女秘书三合三分婚外情

未知2025-01-17 15:40

  1966年8月24号晚上,北京太平公园,一个老人带着无尽的痛苦和绝望一头栽入了太平湖中。

  但当时的人们并不同情他的遭遇,只因他是被自家的妻子写大字报检举作风问题,是被批斗的对象。

  为何老舍妻子会如此绝情去举报丈夫呢?把丈夫推上绝路?原因竟是妻子受够了丈夫的婚外情。

  丈夫几十年如一日的去思念另一个女人,让她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背叛!因为这是一场长达数十年的三人行狗血闹剧!

  而这场闹剧则要从当年的老舍留英归来说起,那时的老舍刚从国外回来后便在各个大学任职,期间还发表了不少的文学作品,也算是小有名气。

  但是老舍却一直没有解决自己的个人问题,这让他的家人非常的着急,因为那时的老舍已经是30多岁的人了,即便放在现在也算是一枚大龄剩男了。

  于是在家人的介绍下,他认识了自己的妻子胡絜青,她跟老舍一样,胡絜青也在面临家里的催婚,因为胡絜青,一直酷爱读书,所以不愿分出时间去解决个人问题。

  这样的行事作风,让家里人担心一度她怕嫁不出去。所以也是着急给他寻觅一位如意郎君,但彼时胡洁琴才不到25岁,却已经是北大出名的才女。

  她跟老舍一样同为满族人,所以双方长辈碰面后也非常的看好他们俩,多次组饭局进行撮合。

  而他俩对于这样的安排也并没有抵触,反而对彼此颇有好感。身为才子才女的二人,自带一份书卷气息,所以一开始只是通过往来信件交流感情。

  据说二人当时的通信,足足有上百多封之多。后续又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老舍也是看出来这个女子将会是自己很好的贤内助。

  但是毕竟胡絜青出生于富裕家庭,对于自己这种小门户来说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所以哪怕此时老舍已经升起了想要结婚的心思。

  但还是说出了自己的顾虑,并在信件中跟胡絜青在婚前约法三章:首先要能吃苦,嫌贫爱富就不要找他,其次,希望妻子刻苦学,有一门自己的专长。最后就是是婚后二人不要吵架,安稳过日子。

  经过这段时间的接触了解,胡絜青已经喜欢上了这个直来直去的大才子,对这三点看似苛刻的要求也全盘的接受了下来。就这样二人顺利在1931年夏天二人在亲友的见证下举办的婚礼。

  二人也如婚前约定那般,从不吵架,生活上相敬如宾,并且胡絜青还接连为老舍生下了三个孩子,这也让二人在婚后度过了一段如胶似漆的甜蜜日子。

  得益于家庭幸福的助力,老舍在事业上也大获成功,1936年,凭借作品《骆驼祥子》一书,让他名声大噪,成为世人熟知的知名作家。

  眼看着日子越过越好,但一场战乱,却打破了这一切,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老舍需要工作调动,而母亲年迈体弱多病,又不宜远行。

  不得已他与妻儿告别,妻儿留在家里照顾三个孩子和自己母亲。而他则独自来到湖北武汉工作。老舍此时的离去,这无疑对胡絜青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这意味着她需要照顾四个人,而且随着物价的上涨,她放下了热爱的绘画创作,选择外出工作。

  可以说,老舍不在家的日子,所有的重担全压在她一个人身上,但胡絜青,没有半点怨言,反而默默为老舍撑起了这个家,只为他能安心工作。

  可以说胡絜青完美的践行了前两个约定,但是最后的一个约定却因一位秘书的出现,再难做到。

  而这位秘书,也是大有来头,从小长在官宦之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在抗战爆发后,创作了大量抗战题材的作品:《花木兰》《反攻胜利》等等 。称的上是一名烽火俏佳人。

  她的名字叫赵清阁,曾得到过鲁迅认可和指导,可见才华非同一般,俗话说:佳人爱才子,就是这样的绝代丽人,在读到老舍作品后,也被其文采能力给折服。视之为偶像。

  而她也在机缘巧合下,成为了老舍的同事。为了离偶像近一点,平时一有时间就向老舍请教文学知识,一来二去二人对彼此之间愈发欣赏。

  后来老舍身边缺一个秘书,赵清阁自然也就主动接下了这个任务。老舍也在与与之相处中,生出了知己之感,这是他多年以来从未有过的感觉。

  随着二人的日益亲近,暧昧和情欲在两人心中生根发芽,终于破土而出:两人不顾一切的生活到了一起。

  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老舍作为已婚人士,却跟其她女子出双入对,这难免不会被有心人传播出去。

  远在千里之外的妻子胡絜青听闻此事,一开始自是不信,她不相信跟自己相濡以沫的丈夫会爱上别人。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谣言愈发多了起来。这让她也逐渐产生了怀疑,因为老舍给自己信的越来越少了,且每次都只有只言半语。

  于是在老舍母亲病故之后,她带着孩子不远千里前去寻夫。可正当她到来之时,丈夫却并没有如自己期望那样,对自己嘘寒问暖,将自己迎进家门。

  却将自己和孩子安排在旅店,这一刻,胡絜青的天塌了!她确定丈夫的确背叛了她!

  愤怒、痛苦、绝望、将她笼罩,但她还是没有闹,保持着才女最后的理性,默默等着丈夫的最后决定。

  而赵清阁也猛然的从情郎缠绵的美梦中醒来,她有些心慌意乱,但更多是尴尬懊悔,她知道做了不对的事,但她也实在舍不得丢掉这个美梦。于是她也在等!等情郎的选择。

  老舍则陷入了此生最难的抉择中,一边是为自己倾尽一切的发妻。一边是视之知己般的情人。所以他最后选择把头缩进去,既不提离婚,也不提分手。

  消磨了二十多天后的赵清阁,也终于看清了老舍优柔寡短的真面目,更认清了她不舍妻儿的心理,于是决定放下这段禁忌之恋,毅然的踏上了去上海的火车。

  老舍看着情人离去的火车怅然若失,仿佛生命一下就枯竭了,做什么都没有力气,虽然妻子原谅了自己的行为。

  但隔阂已生,再难回到当初。之后的时间,老舍每天都在思念着赵清阁,以至夜不能寐,他写给赵清阁的信也全都石沉大海。

  备受煎熬的老舍,终于借出差上海的机会,奔向了自己的情人,可情人却不再愿见自己,只留下一封诀别信: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看着此信的老舍不甘心的想要在争取一次,但回身便看到妻子追逐自己而来,看到满脸泪痕的妻子,老舍升起了无尽的痛苦悔恨。

  他只能再次宽慰妻子,祈求原谅,并保证此生再也不见赵清阁。胡洁清尽管倍感绝望,但看在往日情分和孩在的面子上,选择了再次原谅。

  此后老舍也的确跟赵清阁断了联系,消停了一段时间。但很快随着老舍受邀去美国讲学一年,老舍那颗沉寂许久的心再次跳动。

  他写信给赵清阁,他已经在马尼拉买好了房,希望她能来大洋彼岸与自己相聚,厮守余生。

  可赵清阁要的东西,从来都是世俗认可祝福的爱情,而不是插足他人婚姻的第三人。

  后来受周总理所托,赵清阁以友人身份劝他回国,而对于她炙热的爱意,选择不予回应。

  回国后老舍跟赵清阁之间,再次回到了友人的状态,与妻子也也如往日般过着平淡的生活,但老舍总会在赵清河生日之时以友人身份寄去信件。

  直到1959年他终于等到来了回信,老舍却意外的收到了一份求助信,赵清阁因生活陷入困境,不得已向老舍求助。

  老舍既高兴又心疼,于是瞒着妻子以老家亲戚急用钱为由,从家中账上给她转了800块。可敏锐的胡絜青,却看出了端倪。

  多年的恩爱夫妻的假面具,轰然碎裂。她对老舍和赵清阁的恨意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丈夫这么多年,居然都忘不了那个女人。那自己陪在他身边委曲求全这么多年,付出的一切到底算什么?

  不过隐忍多年的她,同样没有直接大闹,而是在等一个时机,一个能将将丈夫和她的情人彻底钉死的机会。

  八年后,随着那个动乱的年代来临,忍受丈夫精神出轨多年的她,选择用一张大字报,彻底将老舍与情人的风流韵事公之于众。

  很快一帮便闯进老舍家门,将老舍抓走,不但对这个曾经的文人殴打折磨,还对他极尽羞辱,拉着去游街示众,让他被千人瞧、万人看。

  老舍所有的申辩换来的不过是无尽讥讽和嘲笑,当他拖着一身伤痕回家门,却只能瞧见一扇紧闭的大门,他敲了许久…..

  这一刻,他痛苦、她绝望、坐在公园湖畔的他想起了赵清阁写的一本小说《落叶无限愁》一句话:除非我们一起去跳江,才能逃避现实。

  思及此,老舍怀着无尽的哀痛和绝望投入湖中,为这段痴缠的三人行画上了句号。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