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2024-12-07 12:35
换种方式,把生活边界拓宽。最近,一种叫主题月生活法的生活方式正流行。将12个月变成一个个主题月,把看似寻常的日子变为惊喜。兴趣月、美食月、阅读月……以月为计时器,尝试各种兴趣,年轻人试着重塑生活,解锁人生轨道的更多可能。
日历上的各个月份早使人觉得稀松平常,但最近,这些月份“披上了新衣”。这归功于互联网上的年轻人,面对普通的月份,他们亲昵地替它们冠上不同的称呼:旅行月、燃脂月、手工月、Citywalk月……五花八门,只有想不到,没有设定不到。
这就是最近年轻人之间流行的“主题月生活法”。每个月都为生活定一个主题,并围绕主题制定相关计划,在这个月集中完成。等到下个月,便变换主题,开启新的序章。比如一月是尤克里里月,就学尤克里里,二月是绘画月,便专注于绘画。由此以月为计时,12个月都分割为不同的主题,每个月年轻人都在学不同的技能、发展各式兴趣爱好。
“‘主题月生活法’真的有用!”“一个月换一种活法”……许多人迫不及待地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主题月生活计划。从普通的瑜伽、健身、阅读,到更为理念化的极简生活月、感恩月,年轻人有他们各自的一揽子计划,解锁各种新鲜事物。为什么他们会尝试主题月生活法呢,体验下来感觉如何?
二月是美食月,三月是租房改造月,四月是瑜伽月……不知不觉,历经春夏,乐容已照着主题月过了大半年。身为新手全职妈妈,很长一段时间,她在家务、做饭、洗衣服等事务里忙得团团转,陷入无序感。她尝试主题月生活法,希望靠它重新找到生活的平衡。
为了坚持下去,乐容主题月的设置和她自己的生活日常、兴趣爱好密切相关:“我必须学会做饭,所以设置的第一个主题就是做饭。接下来我都是从自己的兴趣去出发的。比如读书月,每天读一小时书,再像是养花种植、做瑜伽,都是我的兴趣爱好。”每个月,她以设定的主题为中心,每天都花一段时间在主题上。比如五月是养植月,她便购买绿植,固定时间浇水、施肥,并根据绿植种类撰写卡片;八月是自媒体创作月,她就将主要精力放在运营自媒体账号“醒来的乐容”上。
而25岁的上班族晓周尝试主题生活月,是想培养兴趣爱好。爱好需要时间长耕,以前一想到得长期坚持,她心里就打退堂鼓。“如果给我一个月的时间,集中学,那也许会比较容易。”抱着这个念头,晓周开始了主题月生活法,改造起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头一个月,她定了运动主题,隔一天去健身房锻炼一次,一个星期三到四次,一般是花三四十分钟爬坡,再练些器械。为了避免无聊,她在健身间还穿插其他运动,像是乒乓、游泳、羽毛球。等运动月结束了,她又换了花样,试了阅读月和架子鼓月,读读书,打打架子鼓。
虽然养植月已经过去了,但每天,乐容都会定时给自己养的植物浇水。如今,她在养植月养的蓝雪花已开了许多轮,而那些通过主题月养成的爱好形成了她的固定惯。“我找到了自己的生活节奏,不会像开始时那么慌乱。”主题月生活法带来的好处清晰可见,随着爱好越来越多,她在生活中找到的支点越来越多,重新把握了自己的重心。
“以前我是有很多想法,但是没有行动力,而主题月比较低压力。我不用去思考学规划、投入成本和前期准备,解决了启动阶段的过度思考问题,我一下子开了窍。”小桃觉得这是主题月生活法最好的地方。之前,她将“电子手帐”作为月主题,全方位沉浸在其中,她感觉十分享受,做自己喜欢的事,压力又小,身心负担减少许多。
一整个运动月后,晓周很惊喜地发现,自己在健身房爬坡一次能达到30分钟,还不觉得累,出了健身房,身体变得轻盈。因为用了器械,肌肉也紧了。当然,在主题月生活法执行过程中,最大的变化是心理上的。以往她除了上课,好像都在玩手机,但通过运动月、阅读月和架子鼓月的锻炼,她爱上专注做事,做事完也更喜欢去户外逛逛,而不是盯着屏幕不放。她形容道:“我久违地进入到那种心流的状态,时间流逝很快。”
今年9月,00后陈莱特替自己定了个“完成一个标准俯卧撑”的主题。她本意是觉得主题小,执行精确,会带来强正反馈。结果除了第十八天,她一口气做了三组共48个墙壁俯卧撑,其他时候全忘在脑后。“主题太小了,我会忽视这个主题,觉得是可做可不做。”
对于主题月来说,定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很重要。主题过小,容易忘却。而晓周发现,主题过多、过满,也会造成人的压力:“如果这个月我又想运动,又想看书,精力容易分散,给自己的感觉压力过大。”而这也是主题月生活法存在的矛盾点,即如何把握适度的界限。当然,主题月的计划并不是死的。乐容就会适当对计划做调整:“我现在每天都要写小红书,就会把之前一些主题月后已固定、发展下来的爱好进行一些调整,比如我之前每天都看书、做瑜伽,现在换成隔天一次,找到自己更舒服的状态,在输入和输出间做一个平衡。”
一个月的时间,真的能学会东西吗?根据自己的经验,晓周表示,如果只定一个月,其实只是浅尝辄止。“只能接触到表面,不会很深刻,如果要发展成更深层次的爱好,需要一定的坚持。主题月只是让你发现你对事情的兴趣,长期坚持下去,还是需要毅力。”当然,也有不少人没能坚持下去。主题月生活法标签下,长则两三个月,短则四五天,不少人打卡一段时间就不再继续了。像网友小陈从9月20日开始自己的健康主题月,9月28日便断更了。她坦言:“没有外部监督,很难坚持下来。”而醒醒从九月开始“驼背改善”主题月,最初有两个朋友、一个网友和她一起打卡。一个月下来,网友不见了,两个朋友也偶尔缺席。“我也不好说什么,主要还是靠自律。”醒醒说。
从许多年轻人爱上主题月生活法这件事上,复旦大学社会学专家顾晓鸣教授看到了他们的创造力:“现在的人都在追求生活的意义。那么谁去定义这个意义呢?对我们这些年轻的朋友而言,他们创造了一种新方式。”而这种创造并不是偶然的,它是在数码化、人工智能化的社会文化的影响下发生的转变。个体借助新兴的媒介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并和其他的个体展开交流,打造起了独属于自己的“私人的节日”。
在顾晓鸣看来,年轻人尝试主题月生活法是很好的,这可以让年轻人不断挖掘自己身边的事,发扬他们的积极性,并重塑个体的生活。因为如果个人被动接受每一天,人也会变得很被动。但是如果个人能主动去创造,把每一天变成自己有劳作、有学目标的一天,人生则会大不同。某种意义而言,主题月生活法的实践使生活成了个人日志的延伸。“当年轻人把每月定名为主题的时候,他们标记了他们人生的时间,使人生变得有意义和快乐,并且陪同另外的个体进行分享。”他说道。
面对实践主题月生活法时,一些年轻人难免会遇到无法坚持的情形,顾晓鸣表示了鼓励。“先有想法动手做,做出意义就会坚持。”他说道。同时,他认为,在主题月生活法间,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帮助个人坚持主题月生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