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金站:食用菌王国追梦人2024-10-17食用菌栽培技

未知2024-10-17 10:41

  人物档案:利金站,虞城县闻集乡班庄村人,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虞城县金隆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为承担起家中顶梁柱,他曾经外出打过工,制作过洗衣粉、生产过糖果、收买过酒瓶,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与食用菌结下了不解之缘。追梦路上,尽管他经过多次失败与挫折,但他心中的梦想从未改变。经过三十年摸爬滚打,他终于在食用菌王国闯出了一片新天地。

  他创办的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和虞城县金隆种植专业合作社,是“商丘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是“河南省大球盖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所在地和《河南省大球盖菇生产技术规程》诞生地;是河南省“秸秆过菌还田、菇粮轮作、四种四收”秸秆高值利用培肥沃土技术观摩会承办地。公司当家品种大球盖菇菌种的年市场销售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产品获“国际现代农业博览会参展企业金奖”。公司开发的新品种灵芝盆景活体嫁接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公司先后获得专利7项、软件著作权9项。他本人先后荣获“河南省食用菌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先进个人”、“匠心中国”新闻人物和“中国乡村食用菌专家”“商丘工匠”等称号。

  1991年,充满幻想的利金站只身前往江苏省一锻造厂打工,搬铁块是最苦最累的活儿,别人干不了可他凭着年轻和毅力坚持了下来。由于工作出色,他被提拔为车间班长。此时的他工作轻松待遇不菲,却决心返乡创业。

  返乡后,为了寻找致富门路,利金站通过学制作过洗衣粉,失败后,他又参加制作糖果培训班学,再次以失败告终,经过几番折腾,手里的积蓄几乎用尽,后来他选择了收卖酒瓶贴补家用,干这个行当,既辛苦又挣不了多少钱,这期间,苦恼与彷徨始终伴随着他。

  俗话说:天无绝人之路。一天,他听说村里有人在林地的枯树上摘了几斤野生蘑菇,拿到集市上卖了十几块钱!于是他茅塞顿开:“我也可以种蘑菇卖钱啊!”

  可种蘑菇需要技术,于是他参加了周口蔬菜研究所开办的食用菌培训班。“其他人都是学一期,我却连学两期。而且是边学边干,翻料、装袋、灭菌一样不落。”利金站回忆道。

  回来后,他按照要求试种了几百斤料,取得了成功,于是他扩大种了几千斤料,可没想到这次却让他欲哭无泪,几千斤蘑菇毁了一多半。

  去周口请教路途远、代价高,电话联系要打长途,费用高且不能看到实物。于是他决定带着礼物到20多公里外一家种蘑菇的师傅请教,可到了地方,人家却一口回绝了。

  无奈之下,他只好再去周口向老师请教。当时负责培训的李天相老师接过他拿的坏菌包详细观察后说:这不是啥大毛病,主要是拌料水分不均匀,造成灭菌不彻底。“那一刻,我意识到要想种好蘑菇,技术和经验缺一不可。”利金站说。

  返回后,他按照所学继续研究种植平菇,技术和经验日益成熟。至1996年,他所种植的平菇一年三四万市斤,纯利润5万多元,可以说规模和效益比较可观了。

  1997年春天,全国从南往北,受天气影响平菇普遍得了黄枯病,且没有很好的根治方法。为了寻找出路,提高技术本领,利金站决定再次外出学。这次的目的地是在国内食用菌领域很有名气的河北省瑞迪公司。与以往一样,为了学好本领,他在公司抢着干脏活累活,厂长看他老实能干,且有技术基础,列入公司技术储备培养对象,几个月后便把他作为技术人员派驻湖南怀化、随着时间推移,先后在山东临沂、河北省高碑店,深州市,等地做技术指导。在派到河北省第三监狱工作期间,他取得了一斤原料头潮出8两鸡腿菇的优异成绩,从此在公司100多名技术员中脱颖而出,多次受到公司的表彰。1999年年底至2000年8月份,因家中亲人两次出现变故,他决意返回家乡再次创业。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利金站在种植食用菌方面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具有了相当的高度。从河北再次返乡创业后,他把目标定光在了食用菌新宠大球盖菇(赤松茸)身上。大球盖菇是舶来品,也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栽培技术简便粗放,栽培原料来源丰富,抗逆性强,适应温度范围广等特点。且体形硕大,色泽艳丽,肉质细嫩,盖滑柄脆,清香可口,因而市场前景广阔。

  在大球盖菇种植初期,他一次又一次地进行种植试验,从当地气候到土壤再到水质,都进行一一考察和分析。每天游走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对着培育生长中的菌丝仔细观察,认真分析。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他终于成功地筛选出属于自己的大球盖菇种植技术和菌种培育最佳方案。2010 年 9 月,他推广林下露天种植大球盖菇已达 400 余亩。目前,公司大球盖菇菌种的年市场销售量占全国市场份额的四分之一,大球盖菇菌种液体制作与应用技术更是获得了专利。

  河南是农业大省,每年大量的农作物丰收以后,农作物秸秆的处理都是农民非常头疼的一个问题,大量秸秆留在田地里会妨碍下一季农作物的生长,而随意丢弃则会造成环境污染。如何既能解决农民秸秆处理难题,又能为食用菌种植提供更优质的材料,一直是利金站认真思考的大问题。

  经过苦心探索和实践,终于摸索出了“秸秆过菇还田、菇粮轮作、四种四收”新模式。该模式即以农作物秸秆作为原料,变废为宝,在大田地用“大球盖菇”与“粮食作物”轮茬间作套种的一种新型种植模式。

  “菇粮轮作、四种四收”食用菌产业体系构建按照“经济合理、安全可行、就近消纳”的原则,开创了“种植业-养殖业-菌物业”三业并举的新格局,集成研发了农业废弃物区域集中资源化利用技术,通过菌物业工程技术将割裂的种植业与菌物业链接起来,架起农作物秸秆循环利用的桥梁,建立粮菇结合、养分循环、土壤轮休、农民专业化分工新的农耕模式,推动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与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土壤有机质提升、农业资源污染治理有机结合,达到相得益彰、相辅相成的效果,这个模式值得推广。

  在食用菌王国,灵芝可谓是殿堂级的存在。它不仅形象高贵,被称之为“仙草”,更具有很好的药用价值。在一次食用菌推广展销会上,利金站对一家展销的灵芝盆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想,凭着自己的技术,种植灵芝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灵芝盆景没有涉足过,还要拜师学艺。在网上搜寻,他发现山东泰安的崔文彦是活体嫁接灵芝盆景的发明人,于是便前往泰安拜师,通过认真学,很快掌握了活体嫁接灵芝盆景的关键技术,回来后积极投入生产,一次成功,产品多次参加全国类型的展会,得到了社会和各级有关领导的认可。

  如今,他们开发的灵芝活体嫁接盆景、树脂工艺盆景和枝条沾接造型盆景在技术上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市场前景广阔。不仅如此,他们还开发了灵芝酒、灵芝茶、孢子粉等副产品,投放市场后很受欢迎。

  利金站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脚下这片黄土地充满了眷恋,对家乡父老乡亲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他辞去称心的工作义无反顾地回乡创业,为的就是在这片黄土地上闯出一个新天地,为乡村父老铺出一条致富路。

  在自己的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并没有太多地去考虑个人利益,他内心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做良心产品,做让市场和消费者认可的产品。除了对产品质量的坚守以外,他在自己发家致富的同时,始终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

  2013 年年初,他成立了虞城县金隆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号召当地农户加入自己的食用菌种植事业中来,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充分利用起来,为家乡留守的妇女老人提供工作机会。此后他更是实施了金隆菇业 1+N 的扶贫模式,将自己精心培育好的菌种免费提供给当地农户,为贫困人口提供免费的技术指导,让其依靠自己的双手实现了脱贫致富。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利金站引进的新设备在调试阶段就显现出了其优势,一台机械只需要两个人操作,却能达到十几个人的工作效率,为了保障员工们的利益,他却取消使用机械取代人工作业的决策,斥巨资引进的新设备只在农忙季节、人工忙不过来时才使用。

  很多企业都将自己的产品生产技术视为商业机密。而利金站却一反常态,他时刻牢记自己创业求学时的艰辛,十分愿意将自己多年来总结出来的食用菌种植技术与同行从业者分享,他在当地召开各类技术培训班、现场会等,免费为有需求的人发放技术资料,并将不同时节种植食用菌的风险以及注意事项,怎样进行原材料的科学配比,在菌种的选择与运输环节的注意事项,以及大规模种植时防虫防病等方法全部总结成书面文字,无偿传授给想要学食用菌种植的创业者。由于在食用菌领域贡献突出,他先后荣获“中国乡村食用菌专家”、“匠心中国”新闻人物、“商丘市优秀代表”,“五一劳动奖章”等众多荣誉称号。他创办的河南金隆菇业有限公司也先后获得“河南省科技扶贫基地”“黄土地示范基地”“河南省食用菌优秀企业”“商丘市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等荣誉称号。今年5月,虞城县金隆种植专业合作社被评选“农民合作社示范社”。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李凤虎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陈萌萌 商丘日报记者 王玉华/文图)

最新文章